?
<


首頁 > 讀·新聞 > 企業動態 > 集團要聞
集團要聞

央視《新聞聯播》專題報道“大國工匠”陳永偉

發稿時間: 2022年04月30日 14:24    【 字體:

4月30日

央視《新聞聯播》欄目《大國工匠》

專題播出

陳永偉:用匠心守護核電之芯



這是繼喬素凱之后

第二位來自中廣核的大國工匠


陳永偉扎根核電一線13年,這個瘦削的年輕人已是中廣核核電運營有限公司首席維修技師,且榮譽滿身,同事笑稱“榮譽比他的工作年頭還長。”他曾先后榮獲廣東省技術能手、中央企業技術能手、中央企業青年崗位能手、全國電力行業技術能手、深圳市技能菁英、深圳市高層次專業人才、深圳市杰出工程師、深圳市地方級領軍人才、中國自動化學會杰出工程師、深圳市鵬城工匠、中國電力工業設備管理核電儀控首席專家、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員會專家、廣東省電力科學技術獎人物獎杰出貢獻獎、中國電力優秀青年科技人才獎、中廣核技術能手崗位能手模范員工等眾多榮譽,并入選中國科協青年人才托舉工程。陳永偉以第一作者在SCI、EI及國內多個核科學技術期刊累計發表論文30余篇,出版著作3部,申請及授權專利76項,獲全國性行業協會、中廣核及公司科技進步獎37項。


1 一封郵件的“鞭策”



“其實我印象最深的是剛入職時師傅的一封郵件”,雖然榮譽滿身,但陳永偉提起印象最深的事反而是一封郵件。原來,入職不久,師傅給他布置了一個“小任務”:調查一回路溫度探頭的測量精度。陳永偉覺得太過簡單,一拍腦門,他便將答案提交。

隔天,陳永偉收到師傅的郵件,正文有張儀器精度截圖,是從廠家的說明書上得到的,與他提交的答案相差甚遠,這無疑給年輕氣盛的他潑了一盆冷水。陳永偉頓覺無地自容,真想一鍵將郵件刪除,但終究還是忍住,并將它保留至今,時刻提醒自己要追本溯源。“其實就像衣服扣扣子,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錯了,后面的扣子還會對嗎?” 

陳永偉從此嚴謹對待每一項工作,無論是多不起眼的小事他都會先弄懂、多質疑,從細枝末節開始。

“永偉,你這每天不回去,在辦公室里干啥呢?”同事也好奇這“自律狂”天天在搗鼓什么。

“喏,我桌子上的這一堆。”陳永偉指向桌子上一本本厚厚的專業書籍,里面全是密密麻麻的筆記。十年如一日,他的工作能力和鉆研技術問題的態度得到同事認可,并在技術和科研方面逐漸嶄露頭角。


2 一個寫滿32頁A4紙的公式



每個核電機組都有成千上萬個大大小小的儀表,作為這些儀表的“守護者”,陳永偉和同事們需定期開展儀表巡檢、校驗和維修工作。

在進行某項試驗時,按照外方給定的規程,需要將主泵升溫至到60℃才能停泵進行試驗。這讓現場的維修工程師們苦惱不已,因為試驗過程僅僅只需要10分鐘,而為創造這60℃的試驗條件則需要2小時。而為什么要這么做,外方專家卻沒有給出明白的答案。

“這個試驗的條件是否是必須的?”“常溫的情況下進行試驗就不行嗎?”陳永偉直面問題,努力嘗試尋找解決方法。為了研究清楚溫度因素對試驗的影響,陳永偉進行了詳細的理論研究和驗證。研究過程極為復雜,無法通過常規計算來實現,陳永偉只能借助計算機建模分析。一個公式的長度就長達32頁A4紙左右,為了確保計算過程的準確無誤,陳永偉的每一步的計算結果都需要反復推導和驗證。同時為了充分驗證理論結果,他搜集了大量工程期間的實際應用數據,并利用MATLAB進行仿真驗證,最終證明溫度因素對試驗結果的影響可以忽略,也就是說60℃的這個試驗條件沒有必要。目前,陳永偉的這一項研究成果已在核電機組進行實際應用。


3 “一臺科研論文收割機”



2017年以前,陳永偉已經在EI索引期刊發表論文5篇、在國內核心期刊論文發表20余篇,但一直未能在SCI索引期刊實現突破。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這位“自律狂”每天晚上除了對現場知識進行深入學習、研究和總結,又專門拿出一個小時練習寫作。經過不斷的努力,陳永偉終于在2017年年底,收到了來自《Nuclear Engineering and Design》期刊編輯部的論文錄用通知,這是他在SCI索引期刊成功發表的第一篇論文,為他的科研翻開了新的篇章。

有了第一次成功的嘗試,他后續又陸續投出了多篇研究成果并成功在SCI索引期刊發表,甚至創造了一天內連續兩篇論文在SCI期刊上發表的記錄。“一臺科研論文收割機”,陳永偉在同事間也有了新的綽號。

當然,脫離實踐的理論也是空中樓閣,陳永偉的科研絕不是紙上談兵。在他看來,“新的理論,好的東西一定是立足現場,能解決現場問題的,發表科研論文的過程,也是對現場技術問題一步一個臺階摸索的過程”,務實的陳永偉信心滿滿。


4 一位現場發明家



除了高大上的科研,現場工作才是陳永偉的主戰場。當同事將一塊板卡插入校驗裝置后,只需要在屏幕上點擊幾下就能自動完成校驗,整個過程耗時3分鐘。在這之前這項工作需要連接四五塊儀表,十幾根接線,沒有半小時搞不下來,還容易出錯。而這一切變化歸功于陳永偉研發的"儀控板卡自動校驗裝置"。

“解決現場問題是最基礎的,讓現場更高效、更智能、更自動化才是我們的目標”,作為技術能手的陳永偉如是說。因此在傳統工作過程復雜的項目他都會深入研究,提出多個方案進行嘗試,從中尋求最合適的方法并配以工具整合,開發出一些“新玩意兒”。上面提到的自動校驗裝置就是他16項智能化創新工具中的一件,目前這些工具已應用于多基地20余臺核電機組,在提高工作效率、減少人員工時投入、安全風險降級等方面發揮顯著作用,也讓現場人員對于創新技術帶來的便捷、高效贊不絕口。

目前陳永偉正在大亞灣核電基地參加大修,“想要收獲就需要播種,想要持續的收獲就需要持續播種”,陳永偉接受央視記者采訪時,用這句話表達自己參加大修的感受。而這,也是他13年來扎根核電儀控檢修一線的真實寫照。


視頻來源:央視新聞


?

微信掃描

新浪微博掃描

Copyright ? 2015 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粵ICP備08132407號-20

人人色在线一区二区,激情欧美日韩国产在线专区,久久这里只精品最新精品,欧美大片免费观看一区二区
午夜飘花国产精品 | 一本久久久久久久一次 | 中文字幕永久在线网站 | 中文字幕不卡高清视频在线 | 日本欧美亚洲另类 |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