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在首個全國生態日到來前夕新華社刊發,《新時代新征程新偉業·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丨讓萬里山河更加多姿多彩——美麗中國建設一線故事》,報道中講述了中廣核湖北宜昌枝江城西污水處理廠引入生物倍增等新工藝提升污水處理效果,成為大型化工園區最重要的基礎性設施,助力長江流域生態保護修復。
原文如下
大美中國,山河壯麗。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引下,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發生了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
8月15日,是首個全國生態日。從一江水、一片沙,到一座山、一灣海……美麗中國建設的故事里,盡是萬里山河的多姿多彩。
從一江水、一片沙看“系統之變”
湖北宜昌枝江城西污水處理廠能成為大型化工園里最重要的基礎性設施,廠長劉鋒直說“沒想到”。
憑借獨特區位和便利水運,長江沿線吸引了數十萬家化工企業,岸線上一度充斥著煙囪廠房、砂石碼頭,還有眾多排向長江的污水口。
位于枝江市的姚家港化工園聚集了近100家化工企業,以前,園區污水管網不健全,普遍跑冒滴漏;沿江大小排污口密布,企業直排偷排時有發生。
轉變始于2016年。在“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理念指引下,長江沿線打響化工企業整治攻堅戰,污水處理是重要一環。
姚家港化工園開始施行污水處理的全鏈條提升:企業優化生產工藝和流程,盡量減少污水廢水產生;污水輸送管道改為不銹鋼鋼管,防止跑冒滴漏;企業自有排污口全部封堵,污水必須經污水處理廠統一入江。
▲姚家港化工園一角。(新華社記者 肖藝九 攝)
城西污水處理廠由此成為姚家港化工園的核心企業,從事化工行業環保工作15年,劉鋒親歷了變遷。污水處理廠引入生物倍增等新工藝,提升污水處理效果,污水排放的標準也越來越高。“我們嚴把污水處理‘最后一關’,力求不讓一滴污水進入長江。”劉鋒說。
“總書記強調,‘必須從中華民族長遠利益考慮,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姚家港化工園加快轉型,從最初‘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到現在系統治理,為推進長江保護生態修復探索出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路子。”枝江高新區黨工委書記、姚家港化工園負責人夏克松說。
湖北宜昌枝江城西污水處理廠是中廣核環保產業有限公司所屬項目之一,位于湖北省枝江市姚家港化工園,規劃污水處理規模10萬噸/日,一期工程5萬噸/日于2015年投產,二期工程5萬噸/日已于2022年啟動擴建,目前正處于調試階段,項目服務面積42.69平方公里,服務企業100余家。
中廣核環保作為中廣核環保業務戰略平臺,業務已覆蓋供排水、危固廢、生物質等環保領域,致力于成為行業領先的科技型環境生態保護系統服務商。當前,業務已布局全國13個省份,在運供排水規模超100萬噸/日,危固廢處理規模達23.98萬噸/年,有機肥生產規模超10萬噸/年,沼氣生產規模超2000萬方/年。
江蘇淮安供水項目被評為
“全國2021年度農村供水規范水廠”
江西南昌鵬鷂污水處理項目
南昌市單體規模最大的污水處理廠
江西金溪污水處理項目
江蘇無錫危固廢處理項目
中廣核自主研發等離子體技術示范項目
新疆呼圖壁生物質項目
沼液肥還田循環示范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