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頁 > 讀·新聞 > 企業動態 > 集團要聞
集團要聞

我和中廣核的故事|做夢都想離開的地方,為什么要回來?

發稿時間: 2023年09月05日 10:06    【 字體:

編者按:

“發展一個項目、帶動一地經濟、造福一方百姓”,中廣核積極承擔國家使命,堅守“共生、互生、再生”理念,推動綠色發展,書寫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畫卷。自今日起,新欄目《我和中廣核的故事》正式上線,一起來聽“親歷者”述說他們與中廣核的真實故事,以及對生命的熱愛,對美好的向往,對夢想的追求。


“長沙村我是一天都待不下去了,那時候做夢都想著逃離。”

長沙村,是浙江省溫州市蒼南縣霞關鎮下轄的一個沿海小村莊,土生土長的陶學厚,回想起十幾年前的生活,一肚子苦水。陶學厚出生在漁民家庭,家里世代靠打漁為生,但他卻有著暈船的毛病。“起大浪的時候,就有種大海要吃掉你的感覺,嚇人得很,我又暈船,但是在船上沒辦法停下來休息,我只能一邊嘔吐一邊工作。”可哪怕千辛萬苦打漁回來,也并不意味著好收成——長沙村交通不便,待漁獲運到城鎮售賣時,往往已不夠新鮮,售價一直上不去,一年到頭來拼死拼活只能賺到四、五萬元,扣除掉生計所剩不多。


▲昔日長沙村民主要以海水捕撈及養殖為業。


關于長沙村的交通,長沙村第一書記陳堅還分享了另一個關于陶學厚的故事:“學厚老婆是湖北人,從前來村里看學厚,要先從湖北坐大巴車到龍港鎮,然后從龍港鎮坐公交車到靈溪鎮,再從靈溪鎮坐公交車到馬站鎮,還要從馬站鎮坐公交車到霞關鎮,最后搭乘三輪車才能到達長沙村。現在看來幾個小時的路程,那時卻要耗費掉一天一夜。她說學厚不愿意送她回家,怕她走了以后就再也不回來。”

“打了幾年漁,2007年我總算攢夠了本錢,終于可以離開漁村到外面的世界闖蕩了。”帶著滿心歡喜和期待,陶學厚離開長沙村,先后去到深圳和武漢等城市,做起了很多溫商都會選擇的鞋服生意,一干就是6年。盡管不用再忍受風浪和暈船,但這條經商賺大錢的路也沒有想象中那么容易,幾年過去,陶學厚的收入和打漁時相差不多,不過卻培養出了敏銳的商業嗅覺。

時間一晃到了2013年,跟以往相比,長沙村幾乎沒什么變化,還是一樣泥濘崎嶇的山路和低矮破舊的房屋。“之前幾年逢年過節回來,我總能聽到大家在議論三澳核電站。剛聽說家門口要建設核電的時候,我和村子里的大部分人一樣有些不理解,甚至有些恐懼。但是理性告訴我,核電項目建設是國家大事,國家必然會考慮百姓的周全,我們應該全面去了解,尤其是應該思考依托這個大項目是否有商機。于是我專門與其他村民一起去到中廣核的其他核電基地考察。”經過考察,陶學厚知道了核電是一種安全、高效、綠色的能源,也看到了核電基地員工和周邊居民過著與其他地區人民一樣的生活,大亞灣核電基地等甚至成為了當地有名的工業旅游基地,周邊村鎮在核電的帶動下經濟蓬勃發展、欣欣向榮。


“我相信這個核電鄰居的到來,也預示著長沙村的發展機遇來了!”

“長沙村坐擁800米的天然沙灘,有著得天獨厚的古村、田園風光,我想我們不比別的核電基地周邊地方差!”于是,陶學厚懷揣著對美好未來的憧憬,毅然決然地回到他當年做夢都想要逃離的長沙村。


▲長沙村沙灘長約800米、寬200余米,灘平沙細,旅游條件得天獨厚。


陶學厚把他的致富創業夢落在了濱海旅游上,開起了村里第一家沙灘旅游驛站,為游客們提供燒烤、唱K和購物等服務。然而現實給了夢想一記重擊——泥濘崎嶇的道路導致每天到村子游玩的人寥寥無幾,那時候他深深體會到了什么叫做“要想富先修路”。

所幸的是,此時“核電鄰居”仿佛聽到了他的心聲,依托三澳核電“暖鄰幫扶”項目,中廣核蒼南核電有限公司不久后就開始出資修建一條連接核電基地和霞關鎮的道路,這條路自然囊括了長沙村,并且將長沙村與168黃金海岸線交通主干道(即“東海岸1號公路”,是浙江生態海岸帶四個先行段之一,全長168公里)連通在了一起,結束長沙村斷頭路歷史,之前還因“無路可走”而“默默無名”的長沙村,頓時成了游玩黃金海岸線以及慕名參觀核電的游客的重要落腳點。


▲煥發生機的長沙村,顯得年輕且浪漫。


“本以為起碼要十幾年才可以解決的道路問題,在短短幾年間就解決了。我們的好鄰居不僅幫我們修好了路,還出資為全村300余間房屋完成外立面改造、飲水保障、景觀提升和沿海建筑立面提升等,村容村貌煥然一新。”陶學厚感慨道。


▲粉刷一新的小洋樓、村民自己打理的菜園子、近水樓臺的新鮮漁獲……為發展旅游業創造了條件。


硬件的提升對旅游業的加持是不可估量的,長沙村不僅引來游客關注,也成了當地政府舉辦活動的選擇地之一。在中廣核蒼南核電有限公司的幫助下,長沙村成功舉辦了溫州市第三屆職工文化藝術節開幕式暨168蒼核之夜沙灘音樂會、三澳核電基地“同迎亞運、燃情三澳”沙灘趣味運動會等大型文體活動,吸引了大量游客前來游玩。


▲2023年4月22日晚,溫州市第三屆職工文化藝術節開幕,長沙村的沙灘上,迎來一場“藝術盛宴”。


如今,長沙村日常游客可達600余人,法定節假日更是飆升至6000余人。而陶學厚的生意也越做越大,有了10間民宿、3艘游艇和1家海鮮樓,年收入達到了幾十萬元。


▲陶學厚作為黨員志愿者參與沙灘安全管理工作。


“學厚自己賺到錢后,并沒有就此止步,他主動向鄉親們分享經驗,動員鄉親們回村務工、創業,我們的好鄰居也不遺余力地幫助我們,長沙村長期的人口流失情況發生了逆轉,大家的收入也獲得了增長。”陳堅介紹道,蒼南核電通過為長沙村集體經濟提供“海域巡航”等合作項目,優先錄取本村村民入職工作,目前已吸引15名村民到核電務工,10人回村創業。與此同時,受陶學厚動員及啟發,村民們紛紛“洗腳上岸”,建起了200余間民宿和海鮮樓,整村收入也從40萬元增長至220萬元,翻了5倍多。


▲長沙村民宿、餐飲店、小賣部、特色景點、游客服務中心一應俱全,圖為村里營業的網紅咖啡廳。


蒼南核電持續的幫助,無疑加快了長沙村的產業升級優化,帶動長沙村走出了一條以第三產業為支柱,多產業協調推進的可持續發展道路,同時也讓村莊重新煥發生機,長沙村已然成為了展現“鄉村振興”及“共同富裕”成果的窗口。


▲如今的長沙村已繪就“漁旅融合”新圖景,海岸線遠端塔吊處即為三澳核電項目施工建設現場。


葉鴻是陶學厚的表弟,他也曾像他表哥當年一樣,想著離開長沙村。“小時候,父母時常在天蒙蒙亮時就出海了,歸來時已是午夜,我常常一個人在電閃雷鳴的暴風雨之夜獨自蜷縮在角落為他們擔心。看到父母的不易,我堅定了要努力讀書走出小漁村的目標,并且成為了村里第一個考上大學走出去的人。”但近年來,看著家鄉在核電的幫助下建設得越來越好,葉鴻的想法也產生了變化,“這幅發展家鄉旅游產業的嶄新藍圖深深觸動了我,于是我又成為了第一個回村的大學生。”葉鴻感慨道。


?

微信掃描

新浪微博掃描

Copyright ? 2015 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粵ICP備08132407號-20

人人色在线一区二区,激情欧美日韩国产在线专区,久久这里只精品最新精品,欧美大片免费观看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精品一线久久 |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高清 亚洲国产精品视频中文字幕 |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网友自拍 | 一本一道久久综合狠狠老 | 亚洲欧美另类中文字幕在线 |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精品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