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由中國上市公司協會主辦,中國鄉村發展基金會、贛州市人民政府協辦的上市公司鄉村振興經驗交流會暨最佳實踐案例發布會在江西贛州舉辦,會上發布了68個最佳實踐案例和112個優秀實踐案例。中廣核《陽江核電:踐行央企幫鎮扶村責任,打造鄉村振興特色樣板》《中廣核技:電子束處理特種廢物技術,賦能美麗鄉村建設》榮獲“上市公司鄉村振興最佳實踐案例”。
▲上市公司鄉村振興最佳實踐案例發布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中廣核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把鄉村振興工作作為重要政治責任扛在肩上,積極參與中央單位定點幫扶、東西部協作、援疆援藏、各省區幫扶、駐鎮幫鎮扶村等工作機制,在廣西、廣東、四川、內蒙古、新疆、湖北、福建等地開展幫扶工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充分彰顯國資央企的責任與擔當。
陽江核電
踐行央企幫鎮扶村責任,打造鄉村振興特色樣板
2021年7月,中廣核進駐陽江市東平鎮開展鄉村振興駐鎮幫鎮扶村工作,秉承“共建、共生、共享”理念,充分利用東平鎮毗鄰陽江核電基地的天然優勢,著力推進組織振興、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既綿綿用力又集中發力,確保真正駐到實處、幫到點上、扶到根上。
▲陽江核電幫扶創辦的村集體企業“陽江允興環保工程有限公司”與員工(當地村民)簽約
陽江核電實施“黨建+鄉村振興”幫扶模式,通過黨建共建、結對幫扶、志愿服務三種方式,形成全域覆蓋、全員參與的鄉村振興格局。幫扶創辦村集體企業開展村企合作、發展黑骨茶盆景特色產業、盤活土地資源復耕復種、引入海產品加工產業項目、中國鄉村發展基金會“百美村莊”綜合示范項目等,讓村集體和村民有了一張張穩定收益的“陽光存折”。幫扶建設鄉村振興人才驛站,先后舉辦“廣東技工”“紅十字救護員”“南粵家政”等技能人才培訓,培訓村(漁、居)民535名,并舉辦專場招聘幫助60余名考取低壓電工證的村民在陽江核電合作單位就業。此外,陽江核電還持續開展獎教獎學,與東平鎮共建專職消防隊和衛生院,扎實推進消費幫扶,用心用情用力為民辦實事。
▲陽江核電組織開展南粵家政“育嬰師中級”技能人才培訓班
中廣核技
電子束處理特種廢物技術,賦能美麗鄉村建設
▲樂業縣垃圾滲濾液處理生態幫扶項目
廣西百色市樂業縣是中廣核定點幫扶縣,地處云貴高原東南麓的大石山區,處于滇桂黔石漠化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是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也是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樂業縣生活垃圾填埋場于2011年4月投入運行,由于當地生活垃圾量快速增長,導致該填埋場無害化處置能力缺口日漸增大,面臨垃圾滲濾液大量積存及外溢風險。2022年,中廣核聯合樂業縣國資平臺公司,采用電子束處理特種廢物技術,投入幫扶資金對填埋場進行升級改造,建成了國內首個縣域級電子束全量化處理垃圾滲濾液示范項目,解決了樂業縣垃圾填埋場生態環境難題。
▲“和美I號”電子束全量化處理垃圾滲濾液一體化設備
截至2023年9月底,項目累計達標處理垃圾滲濾液8500余噸,保障了樂業縣地下水安全,促進了當地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基于項目的成功實施,中廣核技針對縣域級垃圾滲濾液體量小、分布散等特點,自主研制了“和美I號”電子束全量化處理垃圾滲濾液一體化設備,其具有模塊化、裝配化、標準化、智能化等優勢,可實現快速組裝、簡單管理、穩定達標,既可用于新建廢水處理工程,也可用于改、擴建提標改造工程,為國內乃至全球城鎮垃圾滲濾液處理提供了更加綠色高效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