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底,中廣核對口幫扶地區廣西樂業縣63個行政村“鼓”起來的集體經濟“錢袋子”繼續“開倉放糧”,從2023年的915萬元上漲到2024年的942萬元,累計分紅2315萬元。真金白銀的分紅,讓群眾增收有了盼頭,進一步激活了鄉村振興的“一池春水”。
綠色轉型:風電之翼的騰飛
2020年,山多地少、石漠化嚴重的樂業縣,在中廣核的幫扶下,突破環境條件的限制,抓緊“固本、強優、去弱”三個關鍵點,摘掉貧困縣的帽子。
▲中廣核樂業風電項目打造的風車花海景觀
紅利共享:振興之魂的脈動
從2022年的458萬元,到2023年的915萬元,再到2024年的942萬元,每一次分紅都增強了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獲得感、幸福感,讓全體村民共享發展紅利,實現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一個人也不掉隊”的目標。
▲項目帶動村民“筑巢養蜂”
2024年5月16日,在樂業縣邏沙鄉全達村集體經濟分紅儀式上,村民們喜提分紅款共計27.9萬元,村民們手捧分紅金,臉上樂開花。“2021年,我通過項目‘風車花海’帶動的養蜂產業獲得了不少的收益,那兩年雖然疫情,不僅沒耽誤家庭收入,更是讓我掙了兩份錢。”全達村的原“養蜂小能手”陳允生在拿到分紅后,滿懷喜悅地說道。近年來,“看得見”的風電資源已經變成村民手中“摸得著”的股份紅利,撬動了樂業縣旅游、養蜂等產業的發展,村集體經濟“反哺”群眾,走出了一條鄉村振興的良性循環路子,以產業高速帶動村集體經濟逐年增收,將集體經濟收入擴大再生產、轉增資本,因地制宜將村集體經濟優先用于發展前景好、輻射帶動強的產業項目。2022年以來,村民們連續三年享受到了分紅的喜悅,實現了從“脫貧”到“小康”的華麗轉變,這也讓村民們看到了未來的希望,激發了他們的干勁與信心。
創新驅動:共富之夢的揚帆
“回顧過去的幾年,困難遠比預想的多,但成績遠比預想的好,這也證明我們所走的路是正確的。”滕德交對新能源產業幫扶模式充滿了信心。
在廣西樂業風電產業幫扶項目具有“可復制性”幫扶模式的帶動下,中廣核轉換思路探索全新路徑,持續推進“造血式”長效幫扶,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間和資源,落地了更加靈活自由的“讓渡部分收益權”光伏項目,為革命老區鄉村振興、能源發展持續注入新動能。2023年來,該部分項目也相繼進入分配收益階段,截至2024年11月,累計分紅超44萬元。
項目的成功落地,不僅為村民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經濟收益,更在無形中推動了當地就業市場的繁榮與發展。村民們通過參與項目的建設、運維等環節,實現了就近就地就業,家庭收入得到了顯著提升,他們更加自豪地展示自己的家鄉,傳承和發揚當地的文化。同時,新能源產業的蓬勃發展也如同一股強勁的東風,延伸相關產業鏈的發展,有效帶動了周邊農家樂、旅游服務等產業,實現了村集體經濟的“造血”功能,穩定了群眾的增收盼頭,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的活力與動能。
該項目的成功,不僅改變了樂業縣的經濟面貌,更激發了村民的文化自信與歸屬感。項目也不只是一個能源項目,更是一個關于希望和未來的故事,它讓樂業縣的村民們感受到了風和光的力量,感受到了變化的力量,感受到了共同富裕的力量。這股力量,將繼續推動樂業縣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穩步前行,讓風與光照亮每一個家庭,溫暖每一顆心,共同繪就一幅鄉村振興的壯美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