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讀·新聞 > 專題專欄 > 創先爭優專題 > 先進典型
先進典型

賈登科:一名老共產黨員的責任和義務

發稿時間: 2011年09月21日    【 字體:
  在陰山北麓的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武川縣哈樂鎮德勝營村委會鬧包村,現年78歲的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勞動模范、全國綠化獎章獲得者賈登科,自1984年起便在荒山上植樹造林,將一片光禿禿的荒山裝扮成了“世外桃源”。村民們評價這位老黨員最多的是八個字:“儉樸、熱心、勤勞、實干”。

   “我就是想為鄉親們找到一條擺脫貧窮的路”
  1983年,德勝營一帶暴發山洪,村民們有150畝地被沖毀。時任德勝營大隊黨支部書記的賈登科,在一次有鄉領導參加的黨支部大會上提出綠化荒山、治理水土流失、開發德勝梁荒山的設想,得到鄉黨委的支持。
  1984年4月,賈登科面對家人的強烈反對和村民的無法理解,毅然辭去大隊黨支部書記職務,籌貸8萬元,承包了位于德勝營村上游的德勝梁荒山5000畝,那時他剛做完皮膚癌手術還沒有痊愈。賈登科說:“我就是想為鄉親們找到一條擺脫貧窮的路。”

   他要帶著鄉親們一起過上好日子
  第一年,賈登科種下的800畝樹苗全部死掉了。賈老的老伴王桂香告訴記者:“那段時間對他打擊很大,費了力、丟了錢,又把身體弄垮了,我們都勸他下山,看到他那么辛苦,我和孩子們都心疼啊。”“不聽勸,他就是這么個人,他認準的事情,別人說成個啥也沒用。”說到這里她看了看賈老。
  賈登科從慘痛的教訓中認識到光靠苦干不行,必須懂科學技術。于是,他向縣林業局技術員請教相關問題,還訂閱了有關植樹的報刊,又多方籌集資金,再一次開始綠化荒山。
  由于通往德勝梁荒山只有一條羊腸小道,運送樹苗要靠肩挑、牛馱,為樹苗澆水只能到幾里地以外去用肩挑、用盆端。“上山的路不好走,他經常身上碰得青一塊紫一塊的。”王桂香說,“心疼啊,后來我和孩子就陪著他一起用盆子一盆一盆地往山上端水。”
  功夫不負有心人,到了1987年,5000畝綠茵茵的油松、山杏、小葉楊、大扁杏、沙棘在昔日的不毛之地扎根,成活率達到80%以上。
  1988年,賈登科又承包了15000畝荒山,并開始了集養殖業、種植業和加工業為一體的綜合致富之路的探索,他要帶著鄉親們一起過上好日子。
  1997年,由賈登科牽頭,組織當地8家農戶以及呼和浩特市、武川縣等熱心于生態建設的人,通過自愿入股組建了“德勝梁生態建設合作社”。1999年3月,他又帶頭成立了“武川縣綠苑生態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并被選舉為董事長。在他的帶領下,經過幾年的發展,公司林地面積擴大到20000畝,成林面積7800畝,建設育苗基地85畝,這些樹木資產2005年評估時就價值3240萬元。

   共產黨員就是要為民奉獻
  作為一名有40年黨齡的老黨員,賈登科時刻牢記共產黨員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他總是不遺余力地幫助村民;在當地村民心中,也始終裝著一本老賈的“幫扶賬”。
  現年76歲的村民齊改仙說:“我兒子結婚的時候窮得蓋不起房,老賈就給我們家送來了蓋房用的木料錢,這才讓兒子兒媳有了自己的家,要是沒有他,當時真是不知道該咋辦了。”
  現年76歲的村民張三毛與75歲的張白女是夫妻,得知記者來到德勝營采訪,專程找到記者講述了賈登科幫助自己家的事跡。“那年為了給兒子娶媳婦、買車借了高利貸27000元,可是借了錢又還不上,債主逼得緊,要不是老賈主動找上門來幫我們還上錢,我都想尋短見了。”張三毛說,“老賈經常幫助我們,經濟上、思想上都有幫助,經常找我們談心,告訴我們要抓水利,要打井、修渠,他說這樣做村子才能有發展。”
  2000年,賈登科出資1000多元購買了一臺水泵,幫助門斗溝村解決了人畜飲水困難問題;為了娃娃們能有較好的讀書環境,他出資1000元改善了德勝營村委會學校的條件;村里有植樹戶缺乏樹苗,他就從自己的育苗基地里無償供給,并給予技術指導,扶持他們發展林業;養殖戶冬天缺少過冬草料,他就從自己的草料中,無償支援他們;只要鄉親們需要,他總是全力以赴。
  年近八旬的賈登科老人說,他的愿望是在有生之年親眼看到整座德勝梁被綠色覆蓋,這是他作為一名老黨員的責任和義務。
  

?

微信掃描

新浪微博掃描

Copyright ? 2015 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粵ICP備08132407號-20

人人色在线一区二区,激情欧美日韩国产在线专区,久久这里只精品最新精品,欧美大片免费观看一区二区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综合69堂 | 这里有精品综合久久 | 五月天国产精品 | 中国日本免费不卡在线中文 | 亚洲网站入口免费在线观看 | 日本在线高清不卡免费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