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蠶產業是廣西凌云縣的經濟支柱產業,隨著產業規模的不斷擴大,廢水排放問題一度成為了制約產業發展的瓶頸。10月23日,央視《東方時空》欄目播出《廣西凌云 污水處理設備試運行 完善桑蠶產業配套》,報道了針對當地頭疼的蠶桑產業廢水處理難題,中廣核利用自身技術優勢,對凌云縣展開定點幫扶,適應性地設計了占地僅300平方米左右的污水處理設備,目前已經進入試運行階段,設計處理污水規模每天可達60噸,滿足產業園的污水處理需求,實現污水資源化利用。
點擊視頻查看相關報道
凌云縣被譽為“中國蠶桑之鄉”,桑園總面積達10萬畝,蠶桑產業已是當地的富民產業。但制絲繅絲、蠶桑精加工等產業,均會產生大量高濃度難降解的有機廢水,對環境影響極大。
近年來,為提振經濟,地方政府進一步深化桑蠶產業發展,大力支持桑蠶產品加工企業的建設,建設配套生產的相關廢水處理設施成了當地政府與相關企業的迫切需要。
然而,凌云縣地處滇桂黔石漠化區,屬于典型的山地地形,山高谷深,山地面積占全縣總面積的93.32%,當地人稱這里是“九分石頭一分地”,可供生產生活的土地本就極少,想要建設占地面積大的配套環保設施更是難上加難。
針對當地頭疼的蠶桑產業廢水處理難題,在中廣核鄉村振興戰略的支撐下,中廣核環保產業有限公司積極響應,援建凌云縣蠶桑生物科技現代產業園污水處理項目。項目采用“電氧化+”核心技術,適應性開發了短流程、低維護、裝配式的水處理設備,結合極限狹小的空間布局,量身定做,精心排布工藝設計,歷時百天即建設完成。項目主設施占地300平方米,僅約半畝,經驗證,整套系統出水水質穩定達標。
作為中廣核鄉村振興首個工業廢水處理項目,凌云縣桑蠶產業園工業廢水處理項目精準契合桑蠶產業發展要求,從根源解決凌云縣桑蠶產業工業廢水污染水環境的問題,為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支撐。